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宣传动态 >> 正文

【聚焦论坛】专家学者带你共享学术盛宴(二)

2023-09-28 10:55  点击:[]


9月28日,我校承办的第二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继续开讲,多名专家学者受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国家级人才计划、陕西省网络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安全技术组主席、陕西网信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商用密码总体工作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沈玉龙教授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作题为《智能系统内生安全》的学术报告。沈玉龙教授在报告中从“时间”“威胁”和“属性”角度,分析了现有的内生安全机制,给出了面向确定性智能网络实体的内生安全模式,阐述智能网络系统的内生安全架构,从设备层面、服务层面、网络层面和系统层面分析了内生安全保障技术。

青年长江学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向荣教授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感知与解译”为题,结合自己及所在科研团队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领域多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张向荣教授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的应用背景讲起,以密集场景的目标解译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心点密集车辆检测、旋转高斯掩模舰船检测、语义注意力与尺度互补实例分析、基于轨迹评价的遥感双向多目标跟踪等典型场景下精确目标的检测方法,并对团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展示与展望。报告中张向荣教授结合大量实例,并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将抽象的技术方法直观地展现给听众,深入浅出、细致透彻。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学鹏教授以“如何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成功率”为题,结合自身的基金申报和评审经验,从基金申报前的准备、高质量申请书的撰写和申请书的修改细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他不仅分析了申请书各个部分的撰写技巧,还从评审专家的角度深入解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与资助关键。李学鹏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上要能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给予了与会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大的信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隋晓楠教授以“大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为题,基于对大豆蛋白质的研究,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大豆蛋白质结构测定和大豆蛋白质功能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隋晓楠详细讲解了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定大豆蛋白质结构的原理,并在大豆黄浆水、大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EGCG水凝胶与植物肉的应用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拓宽了我院师生在蛋白质方面的研究视野。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师恺教授在行政楼206报告厅为园艺园林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型植物多肽激素PSK:小肽段,大作用》的学术报告。师恺教授针对番茄PSK的生物学功能、PSK受体鉴定及蛋白修饰、PSK调控生长和抗性的信号转导分子机制和PSK多肽生产应用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多肽激素PSK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设施蔬菜品质,增加设施蔬菜产量,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马男教授在行政楼206报告厅为我校园艺园林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月季花朵开放的调节机制》的学术报告。研究立足我国鲜切花生产需求实际,以鲜切花月季储运过程损耗过大为切入点,从月季花朵发育影响因素、花瓣张开角度的影响因素(乙烯)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月季的开花机制。马教授从生产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凝练科学问题,进而根据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这种科学思维模式给了现场师生很大的启发,引起了强烈共鸣。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李心慰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自噬损伤在动物能量代谢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免疫病理学”的学术报告。李心慰教授分别从酮病奶牛——肝脏代谢、肝脏炎性损失、代谢紊乱、肝损伤的免疫学机理以及靶向自噬——炎症的天然药物筛选及机制等多个层面非常系统地揭示了围产期奶牛酮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并且团队根据相关分子机制及致病机理开发了相关的治疗药物,为解决奶牛酮病给养殖业所带来的危害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李孟华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动物科技学院师生作了题为“野生盘羊、绵羊及杂交后代基因组研究创制基因编辑短尾细毛羊”的学术报告。李孟华教授立足于非同源染色体间融合以及非整倍体杂交后代可育的遗传基础,探索野生和家养绵羊的染色体进化机制。通过建立跨越5代的家养绵羊和野生近缘种盘羊的跨物种杂交群体,挖掘一系列与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性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臀围、管围、臀宽、臀高和尾长)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及突变,为绵羊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尤其是发现影响绵羊尾长和尾椎数的TBXT基因突变,为培育短尾绵羊提供了珍贵的基因资源。将促进西藏绵羊的遗传改良,为藏区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草原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期刊出版中心主任,《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执行主编崔晓峰为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作了题为《How to Get Published High-ProfileJournals》的学术报告。崔晓峰详细介绍了《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两个期刊在全球影响力、论文投稿、论文评审中的基本情况,并结合自己多年来作为高水平学术期刊编审的经验,鼓励青年科学家要学会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工具,要多读、多写、多练,深入凝练科学问题,重视论文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投稿时要按正规论文格式准备图表,列出论文提纲,根据论文自评结果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并认真对待评审意见,鼓励撰写针对特定Topic的Opinion。会后崔晓峰研究员就论文投稿和论文写作等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付俊杰研究员为我校农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基因资源高效挖掘与聚合及自然基金申请经验浅析》的学术报告,介绍了QTG-seq利用QTL分离和混池测序进行QTG的精细定位、群体转录组基因挖掘技术、DH与快速育种技术等基因组时代下加速优异基因挖掘与高效聚合的方法。  

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王宏伟教授为我校农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小麦近缘植物抗病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及基金申报经验分享》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粗山羊草抗白粉病基因Pm35的图位克隆及育种利用、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NFS10的克隆与进化机制和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锈病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育种利用。

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邹长松教授为我校农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现代作物育种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重点介绍了作物育种的历史与现状、新技术以及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其研究方向分享了目前棉花育种的新方法和新方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侯有明教授为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的预防与控制》的学术报告。侯有明教授从红火蚁的起源与疫情现状、传播与扩散途径、巨大为害—“蛮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监测方法和检疫与防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新型高效监测技术,新型诱杀饵剂的研制,以及适应于不同发生区域的防控策略和技术体系是目前制约红火蚁防控的关键“卡脖子”共性技术,是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重大入侵红火蚁高效检测和控制关键技术的总体思路。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科技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蔡磊教授以《畜禽肉品自主分割机器人系统》为题,对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畜禽类肉品自主分割机器人系统精准扫描、快速自主剔骨、肉品追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讲解,重点展示了自主搭建的生产示范线运行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团队近期围绕高端肉品品质管控、精细化分拣、差异性包装等方面的科研进展情况。

(各相关学院供稿)

上一条:我校顺利举办“浙里更闪耀”2023浙江—全国校园专场招聘会(河南站)
下一条: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援越看望慰问茹振钢教授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0373-3693513 邮编:453003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华兰大道东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