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从长汀城区横穿而过。
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
第三回:长汀发展工商巩固苏区 古田政治建军永放光芒
长汀承载历史荣光
7月19日下午,穿过崇山峻岭,记者一行从江西瑞金乘车来到福建长汀。
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如今的长汀略显“寂寥”。但明清时的长汀因汀江水运之利成为闽、粤、赣边区的商业中心,1931年至1934年苏维埃时期这里更有“红色小上海”之称,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记者一行徜徉于有明清建筑特色的长汀店街头,酒坊、饭庄、裁缝店林立,红色灯笼迎风摇曳,顾客游人川流不息,当年的繁华气息穿越历史时空扑面而来。
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长岭寨消灭国民党福建第二混成旅2000余人后,解放了长汀古城,这是红军撤离井冈山后攻占的第一个较大城市,随后在当地筹款5万余元,给每名战士分发了4元零用钱,将剩余3万元汇给上海党中央,全军上下欢呼雀跃。解放长汀后,红军在国民党被服厂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被服厂,为红军赶制军衣4000套,从此红军才正式统一着装。随后,红军在长汀组建了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二被服厂,全厂共有工人1000多人、缝纫机100多台。在一次突击生产中,工人们热情高涨,两个月赶制军衣7万套。据萧克将军回忆:“在第一次的汀州期间,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每人都给4元零用钱,每人发了一套新军装,回江西那天,大家都穿新衣服,好神奇啊!”
1929年3月下旬,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央苏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诞生,此后短短一年时间内赣南闽西地区革命政权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先后涌现出20余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打土豪筹款项,只能应付一时之需,难作长久之计。尽快恢复发展经济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为此,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新举措,将长汀作为中央苏区经济思想试验田——
对私营商店经营采取保护政策,创造了国营、合作、私营三种模式并存的苏维埃工商业,此后国营企业在长汀诞生并迅速增加,合作社开始蓬勃发展,私营企业稳步发展,长汀一跃成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
首先,中央临时政府在汀州大力创办国营工商企业,不断摸索建立责任制、激励机制及如何科学组织生产,推动了国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这里的国营企业也占到整个中央苏区规模的“半壁江山”,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其次,由于国民政府对中央苏区实施严密经济封锁,食盐、布匹、药品及通信器材奇缺,而粮食、钨砂、樟脑等土特产品却无法顺利对外销售。于是,中央苏区采取了许多符合实际的灵活政策鼓励私人商业经营,对某些日用品和军需品实行减税;从苏区秘密派人到国统区开设商店和采购站;鼓励国统区商人到苏区做生意。期间,汀江成为中央苏区实施对外贸易的秘密通道,每日来汀州贸易的全国各地商人多达千人,仅大米日交易量就达3万公斤以上。
除了运物,还能运人。其时,汀江航运还是中央苏区的秘密红色交通线,周恩来、邓小平、瞿秋白等从白区秘密潜入苏区首都瑞金,必须从汀江南海入海口乘船溯流而上秘密到达长汀,然后沿陆路进发目的地。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眺望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古田会议会址,会址上方的这八个红色大字映入记者眼帘,很是醒目。
从井冈山撤离后转战赣南闽西一年多来,红四军发展势头迅猛,人数不断增多,战斗力也迅速增强,但毛泽东却清醒地认识到,新加入红军队伍的成员以农民为主,加之军事斗争环境险恶,重军事轻政治、军阀主义等思想滋生严重,严重影响着红军队伍的长远健康发展。
1929年12月28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镇召开,毛泽东起草出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确立了我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基本原则——
第一,红军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红军实行政治委员制度,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
第三,红军的政治机关与军事机关在前委领导下平行执行各自担负的工作:政治训练及军事训练工作,军事系统应接受政治系统指挥;作战、宿营、给养等,政治系统应接受军事系统指挥。
第四,强调在红军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红军不断举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
第五,正确处理红军内外关系:对内,长官应该爱护士兵,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士兵要尊重长官,自觉接受长官管理。对外,在军民关系上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同群众打成一片;对顽敌则持坚决消灭态度,同时实行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政策。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才可以看得更清晰。”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时如是说,并表示要把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研究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
闽宁协作再续前缘
长汀县松毛岭,82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长征撤离福建前在此进行了最后一战。
群山巍巍,层峦叠翠,夏风拂面,红旗漫卷,眼前的一切令人心旷神怡。7月20日上午,在当地党史专家带领下,记者一行乘车外加徒步方式终于登上长汀县松毛岭某山顶。以远山为背景,当地党史专家讲述了松毛岭之战的来龙去脉,记者一行方知晓如今的秀美山水在当年曾承载了一场多么惨烈的恶仗。
身为“红色小上海”的长汀,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自然成为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1934年8月中旬,蒋介石命令蒋鼎文率6个师和一个炮兵团从东向西进攻长汀,而松毛岭是扼守长汀县东大门的咽喉要冲,是西通长汀、瑞金、赣州的一条必经之路,中段只有两个通道方可通行,地势险要异常,红九军团决定在此设立工事阻击来犯之敌。战前,红九军团动员在险要地段构筑交叉火力工事及障碍物,严阵以待来犯之敌。
1934年9月23日上午,松毛岭战斗正式打响,国民党部队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轮番向红军进攻却被一次次打下山后,遂不断加大对松毛岭主阵地百叶洋岭的重磅炸弹轰炸力度,红军依然死守阵地。
鏖战期间,松毛岭附近村庄妇女纷纷将自家门板卸掉制成担架上山营救伤员,然后冒着枪林弹雨沿崎岖山路将伤员背回后方养伤,期间她们还向战士们送水送饭。
9月27日下午,在优势敌人的轮番进攻下,红军主阵地百叶洋岭终告失守。9月29日,红军从松毛岭全线撤退至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战斗方告结束,此时双方已激战7个昼夜,在给敌人造成重创的同时,红军自身也伤亡过万,双方鲜血浸红了整个松毛岭。
中复村陈列馆位于该村中心广场,原为观寿公祠,83年前撤出松毛岭战斗的数千名红九军团战士正是从此门前誓师长征,掀开了闽西红军长征的序幕。如今,该村党支部书记在陈列馆内义务担任讲解员,为中外游客讲述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红军传奇。
1936年10月,以红九军团为基础改编的红三十二军终于与红一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顺利会师,胜利结束长征。
20年前,福建对宁夏实施对口帮扶,启动了闻名遐迩的“闽宁模式”。而在80年前,从东南福建启程的红九军团已将中国革命的火种播撒至宁夏。
不忘初心,山海携手。福建人民对宁夏人民的深情厚谊,宁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