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家乡花明楼的故居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这样一张礼单:“大米5斤、饼干2斤、糖果2斤、盐蛋9个、猪油2斤”。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份显得有点寒酸的礼品清单,哪怕是在共和国刚刚度过“大饥荒”的1961年,也远远谈不上贵重,而这居然是当时身为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赵家冲(今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冒雨亲手提去探望古稀之年的老姐姐刘绍德的礼品。
1961年4月,少奇同志去湖南搞调查,路过家乡时,决定抽空看望姐姐刘绍德。
因下雨且有八里地不通公路,有人建议把刘绍德接来。刘少奇断然拒绝,他说:“长幼有序,我虽然当了国家主席,但在姐姐面前还是弟弟,而且大姐特别关心我。”便穿着胶鞋打着雨伞艰难抵达赵家冲,事先听到消息的刘绍德,赶忙到门口迎接。她意外地看到迎面走来的弟弟,身穿一套发旧的兰卡叽布制服,脚上的胶底布鞋溅满了泥浆,头发花白,显得神色疲倦,忙问:“你怎么不坐车来”“路不远,走一走还能锻炼身体呢!”“你呀,还是那样,不晓得照顾自己!”姐姐心疼地埋怨起来。
乡亲们听到消息,纷纷来到刘绍德家中,向少奇同志问好,仔细端详着这位家乡出生的国家主席,渐渐地又把目光移到了少奇同志带来的探亲礼物上,引起了一片议论。
“真吝啬,还比不上普通老百姓呢!”
“我有个亲戚,比主席要低几十级,可一场喜酒,就办了几十桌哩!”
“你连个真假好丑都分不清。你听听,九老倌(少奇同志)出去咯多年,乡音尾子都没有变,他哪里像那些半瓶子水的角色;机关椅子还没有坐热,就自以为了不起,拿架子,打官腔,‘这个’‘那个’的起来!”
“是啊,‘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一比就看出刘主席是个廉洁奉公、不谋私利的清官。”
薄薄的一张清单,几样看似吝啬的礼物,折射着刘少奇同志不讲排场、不搞特殊的高风亮节,也深深影响了家乡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