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新京报社论:人口普查应让国民感受国家温情

2012-05-10 08:51  点击:[]


11月2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

在人口普查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活动中,领导人以公民身份参与其中,无疑是一种公民责任的体现。这样的行为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一种感召。

现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经过了两天。从媒体反映出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民众对普查工作给与了理解和支持,但仍有些疑虑没有得到彻底消除。比如,人口普查对个人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入户调查这样的方式是否安全等。

人口普查应是国家和国民的一次平等对话,问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是谈话的目的,但这样的谈话,不能在疑虑重重的氛围里完成。

公众之所以有疑虑,首要的原因可能是,不太了解人口普查和自己的关系。公众见到最多的宣传是人口普查关系国计民生,但到底怎么“关系”却让人不得要领。相比而言,美国在人口普查时,给普查对象的信件就更具说服力,“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将有助于让每个社区在公路、学校、医疗设施等许多方面,获得你和你的邻居所需要的公平份额。没有全面、准确的人口普查数据,你的社区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公平份额。”任何一个接到这份普查表的人,都会很务实地主动配合普查工作。

另一方面,化解公众的疑虑应该多一些平等平和,少一些居高临下。如“搞好人口普查,从整顿户口开始”这样生硬的表达,只会让一些没有本地户口的“流动大军”惶恐不安。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员做出的“人口普查对象不得拒绝入户登记”要求,也曾让一些网民感到不舒服。如果没有通过细致、平等的释疑工作赢得普查对象的信任和支持,想依靠强硬语气让民众“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入户登记工作”,其效果就难免大打折扣。

另外,公众的疑虑还来自于,对于家庭隐私被窥视、被泄露的担忧。尽管国家统计局有保护隐私的承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也有相关的规定,但毕竟还没有更具效力和公信力的法律条文,也缺乏第三方机构的有效监督。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示会对泄露人口普查资料的行为依法查处。不过,随着近年来公民个人意识日益增长,对私人生活空间越来越重视,私人信息泄露的担心实为正常。因此,人口普查的调查方式也应进一步改进。

从国外经验来看,入户调查并非惟一办法。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普查就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调查员直接前往受访者家中;另一种是通过信箱将调查表送给每个受访家庭,然后确定时间和地点,等候平时工作忙碌的受访者当面交表。印尼这种差别化的调查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科学,还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类似的他国经验,我们在今后的普查中,不妨多一些借鉴。

人口普查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国民都化作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为了搜集科学的数据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确保人人可以感受国之温情。


上一条:教育乱收费暴露执法监督软肋
下一条:李旭章:民富国强需要财政体制作出重大的战略调整

关闭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0373-3693513 邮编:453003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华兰大道东段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