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学英语时用过的单词卡片,由其秘书林克、翻译唐闻生制作。资料图片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接触英语。长征胜利后,在延安的窑洞里,他又跟着来访的美国记者学英语、学唱外国民歌,甚至学跳西方的交谊舞。就是在解放战争中,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英语学习,常常手拿一本《学英语》手册,坐在窑洞外的小凳子上看。
1946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杨家岭与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会面。这次采访中,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那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翻译用了“scare-crow”(稻草人)一词来翻译。毛泽东感到很奇怪,因为他没有听到paper(纸)和tiger(虎)这两个他知道的词,于是便问翻译怎么回事。在得知情况后,他立刻表示:“不行,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
生造的“paper-tiger”一词,直到1973年仍被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提起。那是在一次会晤中,基辛格说:“听说,主席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毛泽东立即爽快地承认:“是的,我发明了一个英文词汇,paper-tiger。”机敏的基辛格则马上对号入座:“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 有一点人们也许不知道,毛泽东是这样念这个由他生造的英文词的:“拍拍,太根儿。”虽然,他的发音不太标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战后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高高挺立。